<code id="4wvah"><small id="4wvah"><optgroup id="4wvah"></optgroup></small></code>
  • <big id="4wvah"></big>

    <center id="4wvah"></center>
  • <code id="4wvah"></code>
  • <output id="4wvah"></output>

    1. <tr id="4wvah"><sup id="4wvah"></sup></tr>
    2. <center id="4wvah"><em id="4wvah"></em></center>

      搜索 海報新聞 融媒體矩陣
      • 山東手機報

      • 海報新聞

      • 大眾網官方微信

      • 大眾網官方微博

      • 抖音

      • 人民號

      • 全國黨媒平臺

      • 央視頻

      • 百家號

      • 快手

      • 頭條號

      • 嗶哩嗶哩

      首頁 >新聞 >時政新聞

      今春沙塵天氣為啥較多?你關心的問題,都在這里

      2023

      / 04/12
      來源:

      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號

      作者:

      經社君

      手機查看

        從4月9日開始,受冷空氣和蒙古氣旋影響,我國北方地區再次出現大范圍大風、沙塵天氣過程。4月10日晚,北京地區出現大風及沙塵暴天氣,11日逐步好轉。

        這是今年我國出現的第8次沙塵天氣過程、第2次沙塵暴過程。

        中央氣象臺專家介紹,這次沙塵天氣起源于蒙古國南部,南下影響我國長江以北大部地區。監測顯示,多地出現沙塵暴過程,內蒙古、山西、北京等地達到沙塵暴級別,內蒙古錫林郭勒、包頭、烏蘭察布和河北張家口等局地出現強沙塵暴,多地PM10峰值濃度超過2000微克/立方米。

        針對人們關心的一些問題,記者采訪了氣象、林草、生態環境等領域的專家。

      ▲上圖:4月10日,內蒙古呼和浩特市,市民在沙塵天氣中出行。(新華社記者劉磊/攝)

        1

        今春沙塵天氣為什么比較多?

        監測顯示,受蒙古氣旋及后部冷空氣影響,4月9日以來,新疆南部及東部、內蒙古中部和西部、甘肅中西部、寧夏、陜西中北部、山西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、山東北部、河南北部、吉林中部、遼寧中北部等地,先后出現沙塵天氣,其中內蒙古呼和浩特、巴彥淖爾、阿拉善和山西大同、北京等地出現沙塵暴,內蒙古錫林郭勒、包頭、烏蘭察布和河北張家口等局地出現強沙塵暴。

        上述地區普遍出現4—6級風,陣風7—9級,內蒙古、山西、河北等局地最大陣風達10—12級。

       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桂海林11日介紹,這是今年我國出現的第8次沙塵天氣過程、第2次沙塵暴過程。

        “這次沙塵天氣過程主要影響長江以北的區域,長江以南地區如浙江北部、湖南北部受到一點波及,基本上到今天夜間趨于減弱和結束?!惫鸷A终f。

        4月11日,隨著冷空氣東移南下,沙塵天氣繼續向南推進。環境監測顯示,PM10濃度大值區整體向南部擴散,河南南部、山東南部等地PM10濃度超過500微克/立方米。11日18時,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沙塵暴藍色預警。

      ▲上圖:4月11日,河南焦作市博愛縣城區,霧炮車、灑水車在進行除塵作業。(程全/人民圖片)

        中央氣象臺預計,4月13日至16日,西北地區和華北等地仍多沙塵天氣,其中13日夜間至14日,沙塵天氣可能再次影響京津冀等地。

        針對今春沙塵天氣較多的原因,桂海林分析,今年的沙塵天氣是由蒙古氣旋引起大風、卷起沙塵,在途經我國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時補充了沙塵,長距離輸送至長江以北區域。氣旋、大風使沙塵天氣的形成具備了動力條件。從地表條件來看,包括蒙古國在內的東北亞地區都屬于干旱半干旱地區,戈壁沙漠多,近期降水稀少,為沙塵天氣提供了大量的沙塵物條件,加上較強的天氣系統,比較有利于沙塵天氣形成。

       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介紹,今年3月以來沙塵天氣偏多的原因有兩個:

        一是下墊面有利于沙塵活動。2022年蒙古國降水較近20年同期偏少,沙源地植被覆蓋較差。今年3月以來蒙古國的南部和我國的西北地區,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5—8攝氏度,尤其是3月初出現了一次極為罕見的回暖天氣,導致凍土層快速融化,同時沙源地基本無降水過程,地表無積雪覆蓋,大范圍的地表裸露,有利于沙塵活動;

        二是氣象條件有利于沙塵傳輸。今年蒙古氣旋強度偏強、冷空氣活動較多,在冷空氣東移南下過程中,強烈的大風為沙塵粒子卷揚進入高空提供了有利的氣象條件,在高空西北氣流作用下,大量沙塵粒子向下游傳輸沉降,疊加內蒙古本地的沙源,影響我國北方地區。

        據分析,今年4月到5月,蒙古國南部至我國內蒙古中西部沙源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,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,且有蒙古氣旋階段性南下影響,有利于形成沙塵天氣過程。因此,預計今年我國北方地區沙塵過程次數較近10年同期偏多。

        未來沙塵天氣增多是否會成為常態?

        桂海林解釋,每年3月到5月是我國北方地區沙塵天氣高發期。沙塵天氣的發生和很多因素有關系,比如地表的植被、積雪、氣溫、降水及天氣系統的強度等?!敖陙砦覈蠓秶硥m天氣次數總體呈減少趨勢,不能因為有些年份沙塵天氣次數比常年同期偏高,就斷定沙塵天氣增多成為常態,或是進入新的活躍周期?!?/p>

        2

        沙塵天氣能不能消除?

        國家林草局三北局一級巡視員武愛民表示:“本輪沙塵天氣中,防護林使工程區的地表沙源得到了有效控制,并減少了風沙量。如果沒有沙源地周邊防護林的防風固沙作用,沙塵天氣的危害更大?!?/p>

        “防沙治沙工程包括三北防護林等,主要通過控制地表釋塵量來削弱沙塵,對大氣環流的影響非常有限?!敝袊謽I科學研究院防沙治沙首席專家楊文斌表示。

        武愛民介紹,三北工程建設對改善北方地區生態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,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下墊面的自然條件。我國北方植被增加,總體上有利于沙塵天氣次數逐步減少。

        監測數據顯示,40多年來,三北工程的“綠色長城”,保護和恢復嚴重沙化、鹽堿化的草原及牧場1000多萬公頃,工程區年均沙塵暴日數從6.8天下降到2.4天。

      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生態保護與修復研究所副研究員朱雅娟說:“我國防沙治沙常用的植物,主要有梭梭、沙拐棗、白刺、花棒和檸條錦雞兒等。通過栽植這些固沙植物,不僅確保了沙漠鐵路和公路暢通,同時阻止了沙漠擴張,保護了綠洲的生態環境?!?/p>

        桂海林認為,沙塵暴是一種自然現象。沙源地并不僅僅局限在我國,周邊國家和地區有大范圍分布的沙源地。因此,除了我國采取措施治理生態,還必須和周邊國家合作。

        “沙塵天氣是大自然出現的一種天氣現象,非常復雜,無法徹底消除。同時也應認識到,沙塵天氣除了給我們帶來一些不利影響,也對全球生態系統有一些有利之處?!惫鸷A终f。

        研究顯示,沙塵會運送一些有利物質,如沙塵帶來的鐵元素會促進海洋的初級生產,消耗大量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,產生“中和酸雨效應”“鐵肥效應”等。

        “沙塵暴的形成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現象,無法從根本上避免?!睏钗谋笳J為,沙塵暴不能被消滅,但土地沙化可防可治,比如開展防沙治沙工程,控制土地沙化面積,減少沙塵源面積,從而減少沙塵天氣發生次數。

        我國第六次荒漠化監測結果顯示,截至2019年,全國仍有257.37萬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和168.78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。

        楊文斌建議,進一步擴大精準治沙范圍,提升治理效果。同時加強中蒙荒漠化與沙塵暴防控系統性研究與科技合作,共同努力減少沙塵暴影響。

        武愛民表示,未來應持續加強三北地區林草植被建設,通過封山(沙)育林(草)、飛播固沙造林種草、工程固沙等措施,增加沙區地表植被覆蓋度,減少沙塵源;堅持系統治理和科學綠化,以水定綠、量水而行,持續改善沙區生態環境。

        “我們要正確認識沙塵暴,了解沙塵暴的形成機理和控制因素,加強沙源地治理和沙塵天氣預警預報,減輕沙塵暴帶來的危害?!蔽鋹勖裾f。

        文/李紅梅、董絲雨、寇江澤

        聯合出品:人民日報中央廚房·藍藍天工作室

      責編:

      審核:劉旋

      責編:劉旋

      相關推薦 換一換
      性色欲av一区二区三区
      <code id="4wvah"><small id="4wvah"><optgroup id="4wvah"></optgroup></small></code>
    3. <big id="4wvah"></big>

      <center id="4wvah"></center>
    4. <code id="4wvah"></code>
    5. <output id="4wvah"></output>

      1. <tr id="4wvah"><sup id="4wvah"></sup></tr>
      2. <center id="4wvah"><em id="4wvah"></em></center>